章节目录 第三十七章

    【卢生可以说缺了大德,你都跑路了还不肯实话实说告诉我们政哥,求长生是个大骗局。你要是说了,后面两千年得少多少为求长生疯魔了的皇帝?】

    【你要说了,说不定我们都得冲出地球了,哪还得为了重现唐时世界霸主地位,到现在还在努力?】

    秦王政咬牙切齿,他不知道是怪自己那么容易上当受骗,还是对追求长生入了魔!

    但他知道,那卢生该死,比那徐福还要该死!

    【开个玩笑,有钱有势的人为了能活久一点,做出多荒唐的事都不奇怪,什么换血、换器官,更不要说坐拥天下的皇帝。这世界或许不是那么公平,但在生死大事上又很公平,你无法控制出生,也无法控制死亡,哪怕富有四海的皇帝也逃不过一死。】

    年轻的帝王们心头重重一跳,死亡阴影缠绕在他们心头。

    是啊,所有人都逃不过一死。

    有些人松了一口气,有些人陷入对死亡的恐惧中。

    【求长生这种事,始皇帝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要不然也不会有后面历朝历代皇帝前仆后继,或许每一个都如始皇帝一样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是例外,自己才是那个有仙缘的人。】

    光幕上,出现了一张表格,上面详列了历朝历代吃丹药的皇帝。

    李世民看到唐朝有二十一位皇帝,丹药吃死的就有五位——他榜上有名。

    爱新觉罗·胤禛很羞愧,因为他是清朝皇帝中唯一一个吃丹药的皇帝,也是华夏最后一位吃丹药而死的皇帝。

    耻辱啊!

    直接将他钉在了耻辱柱上!

    康熙:……

    老四是吃丹药吃死的?他不是累死的吗?

    【再回到卢生跑路这件事上,卢生跑路,临走前将始皇帝损了一遍,指着他鼻子说,你德行不够,还想见到仙人?做梦去吧!】

    【始皇帝能不生气?始皇帝都快气炸了!更不要说这些话通过那些方士传遍了咸阳,传到了他耳朵里。】

    楚王悍笑弯了腰,“寡人以为秦王能统一六国是个英雄,现在看来也就一糊涂蛋。”

    李园附和道:“秦王政长于妇人之手,见识短浅,哪里比得上大王。”

    确实跟中原腹地的楚国相比,秦国一向被视为蛮夷之地,没见识过中原富庶,乍然暴富被骗也是应该。

    齐王安不敢笑,齐王安彻底摆烂了,不敢得罪秦国,也不敢跟其他诸侯国联合伐秦,特别是知道徐福是齐人之后。

    “派人将那徐福找出来,送去秦国。”

    不能让秦国找到攻打齐国的理由。

    秦王政皱着眉头,捂着心口,别说未来的他了,他现在就气炸了。

    不行,冷静,医官说他不能再生气了,会影响寿数。

    【前面说过始皇帝有多信任卢生说的话,为了求得神仙下来赐药,他努力严格执行卢生所说,大夏天穿着黑袍捂着哪怕生痱子都在所不惜,

    甚至为了隐藏踪迹,一次外出身边人将自己行踪泄露给了李斯,他都大发雷霆将身边人全都处理掉了。】

    【都虔诚到这份上了,眼看神仙就要出现了,结果你卢生临门一脚背叛了始皇帝,痛斥他残暴,为了天下苍生也不能为他求得仙丹……】

    【正常人也得被气死吧?】

    “陛下!”

    秦王宫里的医官全都聚集在大殿,一脸紧张盯着大王。

    哎,大王脾气犟,都劝他不要急着看神迹了,让旁人转述。

    气多伤身呐!

    【更不要说这些年从徐福开始,招揽方士后不断地投入资金和感情付出,全都打了水漂。】

    【卢生骂了一顿,出气了,溜之大吉,他爽了,可是留在咸阳城的其他方士倒霉了。皇帝这种生物,就喜欢搞迁怒,永远不要指望他生气的时候能讲道理。】

    【始皇帝遭受到方士戏耍,也意识到自己被骗,第一件事将方士们抓起来,干啥,审问。卢生临走前那番话在方士间传开了,方士视卢生为勇士,私下讨论。】

    【这些人并不知道大难临头,始皇帝以妖言惑众为由下令追查,实际上是审问仙丹真假,显然不是每一个人都跟卢生一样坚持人设,应该是有人熬不住将仙丹是假的说了,不然光凭始皇帝迷信修仙那个劲儿,也不至于让他大开杀戒,反正这事最后圈定了460多人,活埋在咸阳。】

    秦王政闭上眼,他开始怀疑到底是什么让他昏了头。

    【这次坑杀的绝大多数是方士,还有一部分应该是公开嘲笑始皇帝的人。说实话,清溪觉得始皇帝还杀少了,要是换成朱八八,不杀个血流成河不会罢手。这位皇帝,杀人是以万计,从这里也能看出,始皇帝还是克制了。杀这些人还是小事,主要大事是另一件。】

    朱元璋颔首:“若此事上骂始皇暴戾,天下皇帝无一清白。”

    世人说始皇帝暴戾,不过是将其子胡亥罪过强加于他身上。

    不过,朱八八是谁?他朱家人?

    【在此次大规模坑杀术士的一年前还发生了一件历史大事,这年宫殿宴会上,仆射周青臣拍始皇帝马屁,说他功德远超上古先贤,还重点夸赞了始皇帝的郡县制。宴会嘛,对皇帝夸夸夸,皇帝高兴了,你好我好大家好。】

    【可有一个人这时候开口了,一上来就质问周朝因为子弟封王而长久治安,秦国如今子弟无权,秦国万一出了问题谁来救国?】

    秦王政皱眉,秦如今采用的就是郡县制,实际上战国七雄除了齐国都使用郡县制,就是为了遏制地方势力,这里就不用拿周天子举例了,就说说被赵魏韩瓜分的晋国,晋国当年分封卿族,结果等到晋王室势弱,卿大夫直接干掉晋王室后就瓜分了晋国,这就是分封制的弊端。

    齐国没被自己人干掉,是因为齐桓公遗泽,当初田齐代姜齐后分封自家儿子亲戚朋友,发展到现在变成五都制,也就是五个军事大区各有一个都城。

    然后就变成了一个情况,五都相

    互制约,谁都不听谁的,齐王建摆烂也有这方面原因。

    分封制的危害诸侯王心照不宣,提什么分封制,将军权政权归于地方自治,简直是居心叵测!

    【大家这里应该能看出淳于越这人也有点眼光,秦国最后不就是因为始皇帝将儿女都拘在咸阳,不给权力,被胡亥一口气全嚯嚯了,秦灭后,还真没人来救国。】

    秦王政眉头皱得更深,这确实是个问题,孩子全集中在一个地方,容易被人一锅端了。

    秦王政早年在赵国过过一段无依无靠的日子,父亲丢下他跑回了秦国,母亲出门长时间不归家,外家对他也不怎么样。

    那段日子练就了秦王政早熟心理,好不容易回到秦国,父亲又有了儿子,这个幼子还是在秦国长大,更受到宗亲青睐。

    秦王政之所以能继位,其一是因为父亲承认了母亲正室身份,其二也有吕不韦的原因。

    回到父亲身边没几年,父亲就去世,秦王政对于亲情看得很深,母亲后来背叛无疑令他充满恨意,所以他对待自己的孩子非常好,仿佛在弥补幼年的自己。

    他将孩子留在咸阳绝对不是因为忌惮不给权力。

    战国老传统,除了出国的质子,其他孩子都留在都城。也没说哪国把公子分封出去。

    【这一点刘邦做得就比较鸡贼,保留郡县制的同时也封了一大帮异姓王,在他死前,这帮异姓王也全被他处理了,留了个盟约“非刘姓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时肉再烂,也是烂自己家锅里,没便宜外姓人。】

    秦王政抿嘴,田齐当年也是这样想的,如今呢,齐王指挥不动另外四都。

    若真奔着秦传万世,他不会采用这个办法后世皇帝留麻烦。

    可若秦国命短,只能选择这个办法为秦续命。

    【不过老刘家比较争气,连抽四位明君,到刘邦重孙这一代,汉武帝刘彻削藩套路层出不穷,一道“推恩令”让分封制终结。】

    【大家知道削藩这事有风险,弄不好很建文帝一样被叔叔朱棣来个靖难翻车,刘家削藩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顺利,刘彻削藩成功是因为他爹给他蹚过深浅,汉景帝当年听晁错的要削藩,结果弄出个“七王之乱”,七国联军兵临城下,汉景帝吓出一身冷汗,只好杀晁错平息众怒。不过人家汉景帝也不是被吓一下就会收手,等平息“七王之乱”就撤了藩王封地的大量官员,变相收回封地行政权和司法权。】

    【刘彻就充分吸收了他爹错误经验,咱不搞武的,咱搞文的,一道“推恩令”,凡是诸侯子嗣都能分封,好家伙,大藩国裂变成了多个小诸侯国,要知道古代为了保护家族传承,那时遵循嫡长子制,嫡长子能分大半家产,这下变成了不管嫡子庶子只要是儿子就能分老爹的地盘,生得多,分出去的地盘就多,直接将分封制的危害化于无形。】

    秦王政眼睛亮了,还有这等好办法?

    岂不是说鼓励生子,到下一代就不用烦恼藩王危害,同时还能保证血脉分散。

    他实

    在是被自己未来断子绝孙的预言给整怕了。

    【始皇帝肯定是支持郡县制,他还想着秦传万世,中央集权才能压制地方,分封制绝对不在他考虑范围内。可惜他不知道不管分封制还是郡县制要真到那个时候其实都一样,一旦地方强过中央,哪怕郡县制也有唐朝安史之乱的例子,区别在于自家人打自家人,还是外人打自家人。】

    李世民扼腕,他将儿子分出去也是这么考虑,可惜雉奴不争气,拦不住媳妇,将李姓诸王全都干掉了。

    不然,留在外面的藩王也能打着清君侧的名义挽救大唐国运。

    永乐皇帝翻看史书,哎,大明虽然顺利将藩王留到了最后,可都变相养猪了,也就云南沐家还算像话,真正做到了与国同休。

    【周分封,春秋战国五百年战乱近在眼前,始皇帝刚结束战乱统一六国,满脑子都是不重复周的命运,你就让他回头采用分封制,这怎么可能?】

    【对于始皇帝来说,分封制已经是落后制度!】

    秦王政现在满脑子都是推恩令,对天音所言有些心不在焉,他要仔细想想。

    推恩令实在是太诱人了。

    【打个比方,电子支付大家已经习惯了不带钱,虽然电信诈骗也因为这暴增,但是大家能因为这一点弃用便利的电子支付重新回到纸币支付吗?对于刚从战国走到统一的人来说,郡县制大概没有分封制那么深入人心,不是所有人都为了理想,大家打生打死不就是为了封块地自己做个土皇帝,让后世子孙也能享受荣华富贵吗?】

    【皇帝儿子不带这个头,大家又怎么好意思主动提出?所以淳于越提出分封制背后肯定有人支持。】

    【淳于越将周封诸侯旧事重提,倒不是真为秦未来担忧,主要是提出郡县制的李斯是法家学说代表人物,淳于越是儒家人,鼓吹分封制也是基于学说之争。】

    【始皇帝也没有亲自下场反驳,将这件事交给众臣商谈。】

    【本来嘛,这也没什么好讨论的,关键是秦施行郡县制都真不知道多少年了,怎么可能突然改弦易张?可问题是有大臣心动了。】

    秦王政环视殿内,除了少数文臣,大多数都不由低下头。

    他心一沉,因为他看到了不少武将低头。

    【李斯见自己的郡县制被诋毁自然不高兴,反问当年采用分封制的周天子何在?如今天下已定,学古不学今,鼓吹分封制,祸乱黔首。还说儒家批评郡县制是怀有私心,对朝廷政策不负责。】

    【批评完了儒家还没完,李斯再接再厉说民间私学猖獗,学的都是鼓吹六国先王,上的并不是大秦的官学,极容易出现别有用心之人误导黔首,从而结党营私欺上瞒下。】

    【结党营私对于始皇帝来说无疑是大忌,李斯就是指着儒家的鼻子骂他们结党营私。】

    李斯一点不害怕,反而很高兴,骂得越狠,说明他对大王越有用!

    只有孤臣用着才能放心。

    【李斯为何对儒家下手这般狠

    ,这不得不提到学说之争,始皇帝虽然倾向于法家,但对其他学说也不是禁止,法家和儒家都是显学,天然对立。】

    【儒家自创立就想宣传自己政治主张,可惜不合时宜,孔子周游列国,没人吃他那“仁政”一套,春秋时期你跟人讲“仁”,人家还是奴隶制讲弱肉强食,你提倡周礼,晋反手就被三家瓜分了。这就讽刺了,孔子最后回鲁国著书,死后门徒八分。】

    【到了战国儒家又出了一位亚圣——孟子,孟子提倡“仁政无敌”“民贵君轻”,可惜战国说到底还是奴隶制,你让尊贵的大王们对奴隶黔首仁爱,做梦来得更快,对于这些人来说血统论才是主流,贵族的儿子是贵族,黔首的儿子不一定是黔首,很可能是奴隶。】

    【孟子的主张显然不受这个时代国君青睐,周游列国后跟孔子一样回老家著书了。直到后来又出了一位荀子,这位吸收了法家学说思想,主张礼法并施。】

    【显然荀子的思想更加先进,但是吧,这个荀子却不是纯粹的儒家,因为弟子李斯和韩非是法家代表人物,所以被后世儒家人抨击比较多。】

    【与其说荀子是儒家,不如说又吸收百家之长融汇儒家的仁政创立的属于自己的学说。】

    【荀子推崇孔子的仁政,是因为他十五岁起便周游列国,很显然这个时代的中华大地满目疮痍,战乱不断,他所看到的是吃人的时代,清溪想稍微对同类怀有同情心的人都会希望推行仁政,给黔首一点生存空间吧。】

    【荀子的思想在这个时代儒家眼里显然是异端,与其说是儒家,不如说是披着儒家皮的法家。】

    李斯瞪大眼睛,竟然提到了老师?

    【但你不还得不说荀子是真厉害,教了八个入室弟子,一门两子两家,两相两帝师。】

    秦王政睁大了眼睛,李斯除了公子非还有其他师兄弟?

    【除了李斯和韩非比较出名,还有一位大家应该听说过,就是计相张苍,他算术高超,在汉初担任宰相,一百零四岁去世,牛逼的是这家伙逃过了刘家皇帝的清算。】

    【老刘家对于功臣什么态度?还诞生了一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名言,张苍却能屡次逃脱刘家人清算,最惊险的一次他要给刘邦腰斩了,因为肤白臀翘被放了。】

    李斯羡慕,他可没有小师弟这么好运气。

    始皇帝缓缓看向李斯。

    李斯垂头:“臣这就写信给师弟。”

    始皇帝颔首,他绝对不是好奇李斯师弟臀有多翘。

    【荀子入秦时还是很认同秦国的治国政策,不过他很不认同秦国重用刑法吏治。不过始皇帝虽然重用法家,却不排斥百家,在秦设立博士,百家都可以出任博士,这对于一直被诸国排斥郁郁不得志的儒家来说很有吸引力。】

    【儒家来到秦国很快扎根,最大的成就就是长公子扶苏成为淳于越的学生,他深受儒家思想熏陶。】

    秦王政目光一凝,所以这个儿子后来为何会自杀?

    【对于儒家来说,这是个好消息,若公子扶苏上位,儒家说不定就能大放光彩,替代法家成为显学也不是不行。这可是自孔子后儒家学者一直致力达成的愿望!】

    【可惜这位长公子大概被儒家思想洗脑太成功,愚孝又愚忠,假诏书一到,他连分辨能力都没有,蒙恬还劝说小心使臣使诈,结果他倒好二话不说直接拔剑自杀了,完全符合儒家学说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那一套,不然光是凭借蒙恬的三十万大军也能打回咸阳重整河山。】

    稷下学宫很是安静,淳于越嘴唇抖动了一下,他在考虑要不要再次入秦?

    可法家都行动了,儒家再不行动就来不及了。

    纵观天下,只有虎狼之秦有能力一扫六合。

    哪怕天音预知,六国也没能力更改结果,除非大家摒弃前嫌,再次合作。

    但,可能吗?

    【再回到儒法之争上,当时儒家搭上方士在咸阳混得如鱼得水,又赶上始皇帝最重视方士的时候,全国方士都知道始皇帝好骗,全都汇聚到了咸阳。】

    【卷过之后,能留下来的都有一定真才实学,起码能忽悠始皇帝,大家日常生活就是给始皇帝炼丹,顺便结交朋友。】

    【儒家跟方士结交无疑让李斯察觉到危险,一旦儒家受到始皇帝重用,哪还有他李斯立足之地?】

    【李斯撕开了儒家结党营私的遮羞布后,建议始皇帝焚烧民间书籍,禁止天下人妄议。】

    齐国,临淄,这里有闻名天下的稷下学宫,也是学者氛围最浓郁的地方。

    此时,不少人神情激昂讨伐李斯。

    “李斯此人,心肠歹毒,我等应该入秦,绝对不能让法家占据上风!”

    “不错,李斯这厮未来犯有大错,秦王不会太信任他,这是我等好机会!我等也该出世,不然任由豕犬之流伴在王侧!”

    【先秦时的一本书可不像现在薄薄一本往怀里一揣就能带走。那时的书籍还是粗笨的竹简,几本书就要用车拉。】

    光幕上出现一本论语,薄薄一本印满了文字,跟旁边一堆的竹简成为对比。

    大汉和战国文人都露出眼睛一亮,“好东西!”

    是布帛吗?

    看着好方便,若是有这东西,抄录后书就可以随身携带走,哪还怕未来被人收走?

    【竹简体积大,想藏也不好藏,李斯建议焚烧民间关于歌颂六国先王的书籍,始皇帝应允,当天下令焚烧。凡是接令三十天内没完成焚烧的刑徒四年,发配北疆修长城。】

    【焚书这件事带来的历史影响大家也都知道,先秦之前的书籍被焚烧,直接令我们的历史文化出现断层,许多先秦之前的书籍被毁之一炬,春秋时灿烂的百家学说成为过眼云烟,如今流传的论语之类先贤书籍很多都是汉初一些人凭借记忆默写下来。】

    战国不少士人眼含着泪,“李斯,罪人也!”

    汉武帝时期,诸子百家同样扼腕,若不是李斯出这主意,暴秦又怎会将书收

    走?

    【但你要说焚书这事带来的影响怪到始皇帝头上,他还真算是背了锅。】

    【始皇帝焚书本意是为了控制民间思想,施行愚民政策,除了歌颂先王的书籍被焚烧以外,许多书籍都备份了一份藏在了官学中,真正令这些书籍毁于一旦的是项羽的一把大火。】

    “项羽?”秦王政在嘴里念道。

    另一边楚王悍眼睛一亮,“项羽跟项燕什么关系?”

    天音都说秦亡于楚,这项羽一定是楚国人,楚国项氏出名的就是项燕!

    【项羽攻入咸阳,抢夺财宝后一把火点燃咸阳宫,大火烧了三个月,别说竹简,房子都烧没了!】

    稷下学宫不少人搂着宝贝藏书不敢置信,“就这样烧没了!”

    秦国收书,稷下学宫的书能逃掉吗?所以他们这些宝贝最后被那不识货的人一把火烧了?

    【焚书也不算焚书,只能说焚的是民间的书,那么坑儒坑的就是儒士吗?】

    【也不是,《史记》中没有明确记载坑的是儒士,只写了诸生,绝大部分应该是方士,显然始皇帝受骗后恼羞成怒,将咸阳的方士给活埋了。】

    【那么坑儒一词是从何时出现的呢,汉武帝时期孔安国在《尚书序》中写道“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孔安国是孔子后裔,儒家老祖宗的子孙,他这一写好了,直接定性坑杀的是儒士,焚书坑儒成了始皇帝暴力残酷暴戾的证据,被后世儒家学者骂了两千多年,恨不得挖坟鞭尸。】

    刘彻笑得很危险,“所以朕的穷兵黩武是不是也有儒家文笔?”

    他虽然接受了儒家学说,还罢百家独尊儒术,却没理会儒家的君权神授那套,还重用法家和配套酷吏,说到底也得罪了儒家,是不是后世儒家也对他口诛笔伐?

    【史上不是没有人为始皇帝辩解此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就为始皇帝澄清过,不过效果不大,毕竟他得罪了儒家,自汉武帝独尊儒术起两千年是儒家学说为显学,不骂他骂谁?】

    独尊儒术?!

    一瞬间,战国儒家弟子面色潮红,群体高·潮了!

    这是什么神仙帝王?在哪里在哪里?

    哦,后世啊。

    扼腕,恨不相逢未相识!

    【后世学者骂始皇帝已经是政治正确。】

    【清溪不清楚现在的历史教科书有没有修改,清溪上初中那会儿学的还是焚书坑儒,并定性为始皇帝的□□。】

    【好了,今日的话题就到这里,以上就是《焚书坑儒》的由来,顺便提一句,项羽只烧了咸阳宫,没烧阿房宫。阿房宫因为太大,始皇帝后来既要修长城又要修高速公路,不是很急的皇陵和阿房宫往后延期,后期打服匈奴和南越才继续修的阿房宫。】

    【没修几年,始皇帝去世了,这些人又被秦二世紧急调去修皇陵,所以阿房宫只修了个地基和几处宫殿。】

    【烧阿房宫这一点,项羽也背了锅,不过他烧咸阳宫是实锤洗不掉的,不要小瞧了这咸阳宫规模,始皇帝在咸阳四处基建,建了两百多座宫殿包括仿造的六国王宫,这些宫殿全都用高架桥给连起来了,也就是这些让项羽一把火全都烧了!】

    【总结我政哥的后半生也实惨,你说好不容易完成大一统,想求长生被骗,想建个大房子,房子没建成,人死了,房子地基还给人烧了,兜兜转转忙活了大半辈子,最后便宜了刘邦。】

    【最离谱的是刘邦也就比始皇帝小三岁,是同一代人,这叫什么?你死了,家业没花完,兄弟我帮你花?】! 记住本站网址,Www.biquxu.Com,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biquxu.com ”,就能进入本站
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